党群行政工作

院务公开

继续教育学院2021年度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1-03-10    作者:继续教育学院     来源: 继续教育学院    点击: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规划要求,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深化成人高等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改革,促进我校继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行业特色鲜明,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继续教育。

二、工作目标与思路

(一)工作目标

在确保继续教育质量前提下,保持继续教育规模稳定增长,2021招生计划达7500人以上,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0人以上,收入达到3800万元以上,增长30%以上。学历教育达到成人高等教育国家质量标准要求,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受训单位要求,争取2021年培训业务量达到40个班次,培训人数达3000人次,培训收入400万元左右,较2020年增加30%以上。

(二)工作思路

按照“稳增长、提质量、强特色、创品牌、增效益、促发展”思路,创新招生、培训宣传力度,努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相结合、行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继续教育体系。

三、目前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我校优势特色专业多数为冷门专业,对社会生源吸引力不足,扩大办学规模,需要以质量和特色取胜,需要以优质服务取胜,需要完善招生和培养机制,以优质服务取胜。

(二)外部环境制约了我校招生规模扩大。我校个别教学点生源大幅减少,广东省实施《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专项招生政策分流了部分专科生源,学校目前仅获批4个专科专业招生,造成2021年专科招生规模扩大遇到困难。

(三)校外教学点布局有待完善。2020年备案中有10个教学点招生人数少于100人,且教学点集中在深圳、广州、湛江等地,粤东西北一些地市教学点尚属空白。

(四)网络和报纸等招生宣传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接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招生专业需要进一步优化,自学考试和函授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成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相贯通的招生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

(五)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偏小,缺乏高水平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平台和品牌,学校用于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场地、设施等资源严重不足,人员短缺,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够,合作办学渠道有待拓展。

(六)课程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学分认定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2021年主要工作

(一)完善继续教育工作机制

1. 完善继续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继续教育发展目标责任管理协议和继续教育改革方案,建立以规模和效益为核心,以质量保障为基本的考核体系,完善学校和合作机构利益共享机制;完善继续教育收入校内分配机制,进一步理顺明确各方面权责关系,明确合作办学的目标与责任,明确双方利益分配,构建学校、兄弟单位和继续学院协同发展机制,对二级单位协助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培训业务和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绩效津贴支持;激发校内外各方从事培训需求调研、项目开发、合作办学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长效机制。

2.完善管人用人考核工作制度。完善关键核心岗位由学校人事处选配备人、拓展业务岗位由合作单位提供人、临时岗位允许继续教育学院聘用人的用人机制,构建允许继续教育学院根据需要集体确定非编人员工资及福利待遇机制,适应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3.修订招生章程,完善继续教育教学规章制度。修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出台排课管理办法,出台学生评教办法,完善教学检查评估机制,加强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完善面向教师、班主任、教学点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三)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1. 加快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完善综合教务系统、论文查重与管理系统和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构建支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效组织教学和考核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支撑教学任务下达、教学活动组织、学籍注册与异动管理、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核信息化体系;完善教学信息化系统功能,按照新版学籍管理办法完善继续教育教务教学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实现从新生入学注册到毕业资格审查等学籍管理全过程网络化;实现教学计划下达、教学任务安排、教师选聘、教材选用、教师授课资料公布、作业的布置、成绩记载等各环节管理信息化。全面启动论文(作业)查重系统,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作业通过系统管理和查重。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基本教学文件建设和试卷、论文、考核成绩等教学档案管理。

2.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设立经费支持相关单位和教师开展课程资源建设。组织修订成人教育课程大纲,完善600门课程的考核标准、授课辅导计划、授课ppt、教案等教学基本文件建设,发布指导校外教学点教学工作,立项校本精品课程建设项目5门。严格教材选用、教师选聘制度,采购600网络课程资源(电子教材),网络课程达到1200门,持续深化线上学习和线下辅导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支撑学生自主学习。

3. 做好学籍管理。完善学生休学、退学、学籍信息修改、毕业资格、学位授予资格、学业证书发放和课程补缓考、重修、成绩复查等办事流程,做好学生服务工作。

4.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认真做好教学检查,规范课程各教学环节管理,做好教学满意度评价,建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做好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三)加强招生和教学点建设与管理工作

1.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发挥学校特色专业优势,新增2-3个生源好,办学水平高的本科专业,扩大本科专业招生人数比例,扩大招生规模。

2.优化教学点结构和布局,完善校外教学点备案工作。通过检查与评估,淘汰招生人数少、管理不规范的教学点,考察新拟合作办学的教学单位,调整优化校外教学点结构,重点拓展未设教学点的地市区域,探索省外设置教学点的可能性,增加教学点招生规模和培养能力。

3.创新宣传工作。利用网络、报纸和新媒体等宣传模式,扩大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宣传影响范围。鼓励教学点优化招生宣传工作方案、突出学校招生优势及特色招生专业,利用互联网及在校生朋友圈扩大招生宣传影响力度,做好政策解读落实助学政策,提高服务标准、做好招生咨询,提升招生和培训吸引力。

4. 做好招生录取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考试院的要求,按时完成招生专业备案、计划编报、现场录取、录取通知书发放等工作,保证生源注册率。

5.组织政治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召开校外教学点管理工作会议、教学教务工作会、招生业务工作培训会和年度工作总结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贯穿于工作始终,确保教学活动安全和经济安全;加强与教学点沟通,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通过培训,提升教学点业务工作水平及服务能力,并协助教学点完成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增强教学点培养能力,保证校外办学正常、有序。

6.启动自学考试工作,培育继续教育新的增长点。开展申请自学加试的社会调研及可行性研究;根据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的要求,向学校申报设立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人员和经费,推进申报自学考试开考新专业前期工作。

(四)加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1.扩大培训规模。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培训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分院、广东海洋大学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非学历教育线上培训平台和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等平台,拓展线上和线下培训项目,合作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证、注册会计师、法律执业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培训。

2. 紧紧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海洋强国、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目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自贸区、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加强与相关单位沟通联系,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各类党政干部培训、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产业工人、乡村治理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考证、岗位适任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3.积极保持同香港渔农护理署、香港渔业协会等部门沟通联系,合作开展海洋科普知识培训、验船师资格培训和船员认证培训等。积极引入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课程及非学历教育培训,不断拓展境外培训业务。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能力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采取主题学习、谈交流体会等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2.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安全责任和党风廉政责任。严格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外聘教师、教材使用和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严格学院网页、公众号以及相关微信群等管理,在相关工作中牢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校外教学点教学和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外聘教师和教材选用的审核工作流程,联合教学点、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完善落实经费使用和重大事项请示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院务会议决策作业。

3.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外聘人员(党员)教育管理。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直接联系服务师生的要求,加强流动党员组织管理,以任务为中心,围绕管理、学习等任务强化支部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六)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非学历教育培训教室改造工程。在完成霞山校区培训专用教室基础上,在湖光校区改造装修1-2间教室用于培训,改善培训学员湖光校内住宿条件,缓解办学场地不足情况。

 

招生电话:0759-2382451、13702881559

教务电话:0759-2339281、18604314460

培训电话:0759-2362175、13509935732

联系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滨大道中

联系邮箱:cjy@gdou.edu.cn

版权所有:广东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学院二维码